让“经典阅读”滋养生命 ——读《温儒敏谈读书》有感

发布时间:2020-06-19 09:09 阅读量:1431

读书可以拓宽人生命的长度和深度,从阅读方面讲,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虽然我喜欢藏书,但是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近拜读了《温儒敏谈读书》,温儒敏教授的一些建议为我接下来的读书内容和方式指明了方向。

忙碌的生活使得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普遍碎片化,长期不读书的人一旦闲下来也很难想起捧起一本书进行阅读。工作后,我也更加理解了老师说过的那句“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工作后就没时间读了”。回想大学那几年,没少去图书馆,但也只是在读小说之类的比较感兴趣的书,经典文学和专业书籍没读几本,现在想来大学读的书真是无用。

温儒敏教授认为,无论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首先要重视安排经典阅读。此外,温儒敏教授还为青年朋友推荐了自己喜欢的十本经典。分别是《论语》(其中的思想精华会一点一滴持续地滋润整个人生)、《孟子》(不断丰富人生智慧)、《庄子》(让人超越和想象人生)、《红楼梦》(温故而知新,不同年龄段读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全集》(让人非常清醒、永远对现实保持一种犀利的批判目光)、《共产党宣言》(得到精神的升华)、《圣经》(激发人们对生命、对未知世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莎士比亚的戏剧(让人想象力飞扬)、美国理论家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让人跳出传统vs现代的思维模式,启发我们重新打量这个多元的有些混乱的世界)、切 格瓦拉的传记(这位传奇人物的事迹会让人感受何谓英雄气概、何为献身精神)。或许,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也是“养性”,是涵养的过程。阅读经典时,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官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阅读经典获益有深有浅,可能会出现这几个层面:第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即读的粗略一些,先知道大概。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多问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第三是最重要的,感知层面。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沉浸在经典营造的精神世界中,通过自己感受、体验去达到。

阅读方法也有很多种,温儒敏主张读三遍:第一遍可以结合相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这一边读的要快,可以是浏览。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简要概述全书的精髓。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的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

读书要有计划性,温儒敏教授建议每个人都要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虽然每个学期都给学生制定书单,但是自己从来没有过,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妨从温教授推荐的书目着手吧!让读书有系统,书单也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最外围的是通识的部分——中外文化经典。这些书应该是最基本的,其目的在于修身养性。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以及邻近学科领域的书,读这部分书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是我们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发言权的部分。这个圈注重深入探究,成为某领域的专家。

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口味,可以“养性”,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


撰稿:张敏

学校概况
凤凰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走进校园,视野所及之处,环境整洁,优雅怡人。学校的校训为“求真...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316号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fenghuangtd.com/
电子邮箱Emal:jngxqsyzx@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21© 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鲁ICP备150454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