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阅读周活动

发布时间:2019-05-06 15:51 阅读量:1031

2019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世界读书日阅读周”活动。并在阅读周活动基础上,增加“漂流的千纸鹤”兄弟班读书感悟书信交换的活动和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活动一:漂流的千纸鹤

为读书周做准备,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每人写了一封关于自己阅读书目的推荐信或读书感悟,周一并将推荐书目带到班里。

周一升旗时举行了开幕式,袁梦老师分享一篇读书的美文,勉励大家热爱读书,学生代表汤冠琪朗读了一段他喜欢的文字,跟同学们分享着读书的愉悦。

接下来三年级一班代表将自己的书信与三年级二班代表书信交换。

王兆贞校长勉励同学们在快乐中享受读书,在读书中体会快乐,并宣布世界读书日阅读周活动正式开始。

各班的同学们进行了读书漂流活动。


                    


活动二:教师读书分享会(素质大赛——《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语文组张敏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启发我们回头看我们的教育,更好地去反思去思考未来教育的方向,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以后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如何从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目的。

李晓老师读完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获益良多,对教育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她把自己细碎的收获心得梳理了5个关键词即:目的、自我发展、惰性思维、理解即宽容,应用。

    袁梦老师认同怀特海所极力倡导的解决途径就是消除各学科知识之间致命的孤立状态,这种孤立状态扼杀了我们当代课程应有的活力。她主张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的一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创造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长此以往,学生能利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丰富的信息。

阴慧文老师认为学习旧知识既要面对现在,也要面向未来,这充分体现出怀特海的“传承—应用—创新”的知识发展观。在阐述教育的任务时,采用“必要优先”原则来安排科目顺序,因为“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教育内容尽管来源于文化,却已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原生性文化,而是一种再生性文化。”作为老师,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儿童不被书本知识约束,去接触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思维能力。


 


李晓冉老师认为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是对学习的不断规训,而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则是对知识的自由把握。人需要自由,教育更需要自由,如何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如何适时地给与孩子们恰当的规训,我们还需不断研究。

李蔓老师觉得《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启发我们回看我们的教育,让我们更好地去反思去思考我们未来教育的方向,在我们将来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如何从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目的。



陈明媚老师从教育的节奏来看自由与规训的主题,她认为在教育的初始阶段和终结阶段,我们应以自由为基调,而在教育的中间阶段,我们应以规训为基调,辅以自由作为搭配。教育的过程不应是一个简单的周期循环一一从自由到规训再到自由。

陈秀祯老师以一节课为例,在开始学习知识的阶段,我们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让他们自由的观察、发现、探索,从内心自发的产生对知识探寻的需求。在学习知识的阶段,如果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孩子们便找不到抓手、没有方向,久而久之便觉得学习索然无味。这时候老师恰当地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就能帮孩子们在茫茫知识海洋中找到灯塔,让孩子们看到方向和希望,进一步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吉莉莉老师认为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通过知识培养智慧的渠道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就不仅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智慧就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得以发展形成。

图23

褚凤辉老师提到一个优秀教师的秘诀在于明确知晓学生应该精确地掌握什么知识。如此一来教师教师就不会漫不经心地让学生去记忆一些不相干的、不重要的东西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积极的智慧。

24

数学组的五位年轻教师对《教育的目的》一书分享了读书感悟。秦紫薇老师分享的是第六章数学课程的内容,从如何教学、如何复习,以及教学中的几何学习这三方面进行分享。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顺序是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例题的练习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25

孙冬梅老师感悟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传递,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这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郭君老师认为自由与规训的平衡也就是怀特海说的教育的节奏,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发展到精确阶段。

刘泽燕老师对怀特海先生指出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非常有同感,认为学校不应该传授死知识,应该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重视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束缚人的心灵,同时认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应该因材施教。

傅锦芝老师认为学生智力的发展要经历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并且在这三个阶段中不断循环,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浪漫阶段,要重视信息的积累。此外,“自由——纪律——自由”应该是一个循环,这种节奏要吻合儿童的个性发展。

英语组齐钰老师分享了《教育的目的》中“教育的古典文化”这一章节,齐老师从过去与现状、什么是古典文化?为什么要学古典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杨小旋老师的分享主题是《自由与规训》她在分享中谈到智力的教育目标,以及规训的阶段是我们在做教育工作时需要注意的。

殷瑾瑾老师谈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人。老师们在分享时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书中所学应用到了教学实践。

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教育目的》读书分享会,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读书分享。

刘广强老师分享了对一段话的两点理解。第一,让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分离,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教育才会达成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活动,生活即教育。第二,慢的艺术。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办教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躁与功利,用心做好教育。

黄燕老师分享了第三章“自由与规训的节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阐述。“浪漫——精确——综合”是智力发展三个阶段,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按照这三个阶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正如怀特海教授所说:“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领。

刁馨芳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与工作经验对书中几个观点和理论的思考。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乃是把握生命之节奏,即自由与纪律之节奏,浪漫——精确——综合之节奏。把握好生命的节奏,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这个和谐的节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学习的幸福,产生学习的热爱。

艺体组全体教师在二楼教研活动室进行了《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刘婷婷老师,她以“做目中有人的教育”为主题,从智力发展的三个角度“浪漫”、“精确”、“综合”分别阐述了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马少华老师分别针对书中提到的关键词展开了“我读与我思”的论述,准备充分,引人深思。

王莹老师则从自己的学科着手,讨论了“自由与规劝”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美术是为了什么,注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以“你今天为什么要穿这身衣服”这个小问题为引子,培养孩子们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穆老师紧随其后,也从生活和兴趣出发,讲到了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将画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式,从而引起了孩子们高涨的创作兴趣,丰富了自己的课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孙静老师和王慧老师也发表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孙静老师指出,“宁愿学得少一点也要学得精一点”,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才不会流于形式。



房继业老师从作者的生平出发,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既讲到了中外教育的不同,又强调我们要始终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中保持进步。

通过这次世界读书日阅读周活动,同学们更加喜欢读书了,在读书中找到了乐趣。老师们的读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交流,更是一次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机会。在书香的浸润下,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的师生都在努力奔跑,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 撰稿:吉莉莉、各教研组长       摄影:各教研组      审稿:袁梦       编辑:刁馨芳】

学校概况
凤凰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走进校园,视野所及之处,环境整洁,优雅怡人。学校的校训为“求真...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316号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fenghuangtd.com/
电子邮箱Emal:jngxqsyzx@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21© 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鲁ICP备150454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