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齐都古韵,传承中华文明 --记五年级七色光中队齐文化研学之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碧空如洗,金风送爽的清晨,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五年级一班七色光中队的“齐文化研学之旅”正式启动。队员们校门口集合完毕,向着蓬勃的朝阳出发啦!一路欢笑,一路歌声,很快就来到了齐文化的发翔地,齐国古都——临淄。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发源于海岱之间的齐文化,以其辉煌的历程和非凡的业绩,曾在中华文明史上发射出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光。它奠基于东夷古文明,肇始于太公封齐,发展与西周,繁荣于春秋、战国,延至秦汉,仍气象浩然。齐文化博物馆里,雄浑厚重的历史陈列与特色鲜明的专题组合,形象的展示着齐文化的变迁与兴衰。同学们难掩兴奋与激动,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好奇地参观着每一件展品,认真地倾听着每一句解说,更有认真的小同学,还用小本随时作着笔记,生怕漏掉哪一个细节;热情的工作人员还专门为孩子们组织了一场文化小课堂,讲解了管鲍之交的历史故事。细致的讲解,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硝烟四起,金戈铁马的历史画面。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古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 “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敬仰”的情景。在临淄的蹴鞠博物馆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攀岩场地里,秋风微凉,一场激动人心的攀岩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耸入云的岩壁,连家长看着都望而生畏。孩子们却跃跃欲试,毫无畏惧。就连端庄柔弱的小女生,也一改平日里的淑女形象,像一只灵活的壁虎,脚一蹬,手一抓,分分钟成功登顶,引来一片喝彩之声。他们用自己的坚毅与勇敢,诠释着少年意气风发,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夕阳西下,为期一天的齐文化研学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地踏上了归程。旅途虽然结束了,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艰巨使命却永远不会终结。秋风起,传来了孩子们铿锵有力的朗诵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撰稿人:王乙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