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艺术——读《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吉诺特说:老师和蔼的态度胜过一切争论与指责。这句话出自《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让我一遍遍拜读这本书的原因,不是因为里面有多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说服力的小案例,这些案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会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领悟和共鸣。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是怎样做的,而最差师表的老师在教育中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恶劣的影响;平时如何与学生交流,学生们发生冲突时应该怎样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表扬、管理、鼓励时都应该注意什么……是它深深地影响着我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的一言一行,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成为这本书的受益者,并时刻督促着自己要做“最佳师表”中的一员。
一天的课间,学生小明急匆匆跑到办公室找我告状:“王老师,小风和小雨把我们班图书角的书给撕坏了!”。看着他着急的模样,我的心也揪了起来:破坏书籍,这样的错误可不小!同时心里有些火气在上升,但我立马冷静下来,想起《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的最佳师表们,不同的态度和言语,就能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于是,我走到班里,把两位当事人叫到身边,拉着他们的手坐到了走廊的小矮凳上。我感受了到两个小家伙凉凉的微微出汗的手心,证明他们现在的心里十分紧张和恐惧。我平视他们的眼睛,用平和地语气问:“谁能给我说一说事情的经过啊?”。小风急声说:“我正看着这本书,他非得给我要,我们争着拿,书就撕了,我不是故意的!”;这时,小雨也赶紧解释道:“我以为他已经看完了,所以拿起来要看呢,结果我俩就不小心把书撕坏了……”。从他俩急得面红耳赤的解释中,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我温柔的说:“我知道你俩都很喜欢看这本书,喜欢看书的孩子老师很喜欢,这本书被撕坏了,相信你俩比谁都心疼和自责……”说到这,我抬起眼睛看了看他俩,他俩使劲儿得点头。我接着说:“要不,咱们一起把书粘好吧。”,我边说着,边拿起书默默粘贴起来。这时,小雨轻声地说:“王老师,我以后看书一定注意,想看的书,要跟别人商量好后再看。”,“我也是!”小风也赶紧表态。我笑了,看来他俩都能在这件事中吸取到教训了。
这便是我在这本书中学习到的分学生交流的方法之一。相信每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需要理解和接纳的,可是实际上我们老师却很少能真正做到遇事心平气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经常做的就是发泄内心的愤怒,而愤怒之下,我们往往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事后静下心来细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不仅不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注意到学习之外的事,得不偿失,不仅折磨自己,也伤害学生。更糟的是,如果我们的言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那么,当他走出办公室后,错误还会继续发生。所以,当一个孩子犯错后,换一个角度看孩子,换一种方式处理问题,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收获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还能收获孩子们的
撰稿:王倩
审核:袁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