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爱泉护泉
伴着和美的春光,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社区互助小组在老济南记忆馆文化保育项目组的带领下来到芙蓉街、曲水亭、百花洲片区参加了第48回“访遗迹 护泉池”爱泉护泉公益课堂的活动。
触摸泉水
由社工老师们作为讲师,为大家讲解了芙蓉街门口铜塑——老残听曲,车老师进行详细的补充讲解。接着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了济南教育图书社从创办之初到如今的历史故事,车老师也补充了很多有关于芙蓉街的小故事。老师带孩子们走进翔凤巷,讲述这条济南最窄的巷子的名字由来,及其相关的历史故事。社工张宝君与特约讲师车老师一起给大家讲解了燕喜堂和咸宜,让大家在参观了古建筑的同时,学习到很多历史知识。孩子们来到起凤桥—腾蛟泉,腾蛟起凤,源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大意是形容人很有文采,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让孩子们切实的一起感受诗意的栖居。李颖老师带大家从濯缨泉一路到百花洲的后宰门街,给孩子们介绍了王府池子的来历,曲水亭的故事以及后宰门街名字的变迁。社工老师带孩子们捡垃圾。最后,大家来到泉水沙盘,由车老师根据沙盘为大家讲解了泉水的成因。
老残听曲
最窄的巷子
近距离接触泉水
寻访名泉,感受老城遗迹、体验街巷历史、聆听泉城典故,孩子们真正参与公众探访泉水故乡的环境、人文和自然细节,获得对泉城更多的了解,传承老济南文化;通过观察环境、捡拾垃圾,倡导老城探访的无痕环境理念,爱泉护泉,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