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研教 教有所得

发布时间:2020-06-19 09:09 阅读量:1393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整个教师团队都在居家进行办公授课,响应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空中网上研修学习的号召,我居家观看了一系列关于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以下选取其中两位教授的文章谈谈我的感受和启发。

 I 词汇教学也有大学问

近期学习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的一系列关于旨在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讲座,受益匪浅。程教授在对于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中提到,词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学习词汇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运用能力也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建构概念、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就像小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喜欢问大人“What’ this?”是一样的道理,学生们需要通过词汇的认知与理解来建构自己的英语认知体系。更何况,词汇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词汇有利于促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掌握和运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发展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人都在抱怨词汇太多记不住,记住了又会遗忘,就算是记住了的词汇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到日常口语交际中,程教授表明那就说明我们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紧接着程教授为我们展示了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基本原则,那便是要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教与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了就用;意义优先,形式(拼写)随后;理解和运用为主,切忌死记硬背;要与其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单词的记忆并不是孤立的,学生们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练习都是在记忆单词。机械理解和记忆单词,不善于利用语境信息。比如说a foot of snow 由于学生的机械背诵,只能翻译成“一脚雪”,而忽略了“英尺”的用法。再比如“I will look at my diary.” diary 其实还可以表示记事本,这个意思我们经常会忽略到。


  


程教授还强调了教师对于固定搭配的教授问题。不要拘泥于短语本身的含义,而是要根据语境去理解他们的用法。不要沉迷于区分词组间的不同,而是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的魅力所在。其实来讲,die of 和die from本身并无很大的区别,只是of更加文绉一点,这是作者们的使用习惯以及考虑到和上下文的衔接而做出的不同选择而已。所以说,教师在教授时,不能把知识教死了,当代命题的时候也已经不再过多的去纠结一些细微的用法区别了。老师们切记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到那些看似对学生们理解篇章起到作用的单词和短语的讲解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进行把握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再一个便是老师们使用PPT进行新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图文内容的契合。尤其是我们人教版的教材上的插图绝大部分都是图画,而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照片,这让学生们很难产生学习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材料时多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力争呈现真实有效的语境。


 

无论如何,鼓励并引导学生多读外国名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于学生们来说,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素质眼界的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程老师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看到这本自传里的一句话I produced the three half-crowns, which were duly entered in a book enter v. 登记,记录 book n.账本 校长收了我上交的钱,并及时地登记在了账簿上。


  


最后一方面是在词汇记忆方面,老师们不要“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例如在讲解现在完成式内容中,举例break-broke-broken有的老师还在讲解broke的形容词用法,表示破产的,缺乏资金的。这样做就是错误的,造成了学生们的混淆。程老师所提到的诸多建议都对我的教学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必将多学习多思考,力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取得新的进步。

II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资源

今天品读了刘道义教授的一篇文章《天下没有完美的教材,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资源》。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再担心资源匮乏,相反,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所充斥包围。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应是去追寻所谓的“完美”教材。我们所需要的或者说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完善自己,把自己武装成能被每一位学生所“利用”的资源。

刘教授对我们青年教师说道“年轻教师也不要心急,要看到方向,建立信心, 克服困难, 加强学习与交流,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断给自己‘充电’,教学相长, 久而久之, 就能悟出一个道理:教师的职业给自己提供了最好的发展之路。”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终生学习的起点与终点。当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不够用的时候,站上讲台都是慌张没有自信的。因为你无从得知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们会对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有时可能脑子一片空白,明明知道的知识,为什么在那一瞬间却想不起来了。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不熟悉,对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所造成的。甚至说,有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自认为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备课时在脑子里演习了好几遍了,但在课堂上的发挥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失望,郁闷,费解,灰心丧气来形容我当时的状态再合适也不过了。在不断地挫折中,我领悟到了两个道理:一是学生是富有想法的个体,你不能按照自己备课的思路按部就班的进行,这样只会让你自己的课堂变得无趣而且生硬;二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又能从你的课堂中学到知识,那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自己的教学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教师自己丰富的知识量,活跃的课堂思维,以及处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不得不说,这很难做到。在所说的众多条件中,最起码我们要有足够多的知识让学生们汲取,不能止步不前,要让自己成为吸取知识的那块海绵。

最后不得不提的便是初高中由于面临中高考,我们需要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而对国家课程教材的整合和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使用固定的教学资源,让自己故步自封。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好,还是各类名师的优质课也罢,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反思,不是要照搬理论,更不是复制课堂,我们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内容来配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就像刘教授说的那样,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没有固定的内容,只要是能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内容都是好内容。课堂没有固定的模板,能让学生津津有味学习到知识的课堂都是好课堂。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有的老师一节课可能只能讲解一篇完形填空或者阅读理解,你说这是效率低吗?那是因为你以为的习题课堂就是对答案,画词组,翻译句子。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讲的不是生词,不是分不清楚主句还是从句的长难句,更不是时态语法句型。一节生动的完形或者阅读课是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这里说到的知识是跨学科的,是语文的写作思路,是英语遣词造句,剖析为什么这是用了wish而不是hope.也可能是地理生物科学这类说明文为你打开的新世界的大门,也可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等。老师的课堂只是把英语的阅读作为一种汲取更多知识的方法罢了。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丰富的,对英语本身也就会有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如何才能上出这样的一节习题课呢?我想那无疑还是自己丰富的知识涵养在做强大的支撑吧。所以怎样才能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第一资源呢?让自己先成为一个资源库吧!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学生才能跟上甚至赶超我们的步伐走得更远。


撰稿:齐钰

学校概况
凤凰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走进校园,视野所及之处,环境整洁,优雅怡人。学校的校训为“求真...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316号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fenghuangtd.com/
电子邮箱Emal:jngxqsyzx@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21© 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鲁ICP备150454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