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温儒敏谈读书》——关于阅读与家长的交流

发布时间:2020-05-15 10:32 阅读量:673

最近在读《温儒敏谈读书》,正好有家长再次问到了一些阅读方面的疑惑:“李老师,关于孩子的阅读想咨询下你,我每晚和孩子睡前共读半小时,白天他自己在家就随便看,看多看少我也不知道。我发现他看书很快,不知道他读懂了没有,然后就给他买的阅读力测试让他做。我就有这么几个疑问,一是,看书太快是问题吗?二是现在要带着他多做精读吗,我怕精读太多影响他看书兴趣?三是看图写话或者类似句型造句,他现在写的基本没有美感,都是孩子话,我要多做阅读静待花开,还是要给他针对性的灌输句型和形容词呢?”对于这些问题,恰好就可以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和家长交流,对孩子的阅读做一些建议指导。

首先,家长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她对孩子阅读的情况很关注,而且每天都能和孩子有30分钟的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这是非常可贵的,既在家庭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也用自身为孩子树立了读书的榜样,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越来越喜欢读书。同时,这样的时光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等他成年回想起孩童时期,该是多么幸福与感恩!其次,孩子也做的很棒,现在特殊时期,孩子们有了大把的时间的同时又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管理,孩子却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多去读书,无疑是一种很棒的表现,值得表扬。从我与孩子的接触了解来说,孩子确实是读了很多书的样子。

第一,看书太快是问题吗?

不能单纯的说“快”到底是不是个问题,要结合书的类型或者书的内容具体分析。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些书大体翻看浏览就能了解基本内容,像马小跳系列、儿童漫画书、童话故事等,可以“快”看,很多时候对这些书并没有“深思”的要求,这些书带来的感受主要是快乐、好玩,也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东西。而且,看得快,说明孩子必然读了很多书,这是很好的一点。因为语文界就倡导大量阅读、海量阅读、广泛阅读、连滚带爬的读。“海量阅读”的说法是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提出的,她和她的团队也有很多书出版,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买来给孩子读一读。在《温儒敏谈读书》中也特意提到这一点,要树立“读书为要”的自觉(老师、家长、学生),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这样才能有广泛的阅读面,培养起阅读兴趣来。语文课标中有段话很精辟,也分享给家长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在很多时候,读书了解一个大概即可,不一定本本书都要精读,“不求甚解”恰好可以拓展孩子的阅读面、培养读书兴味。另外,低年级的学生要多读想像性的作品,这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古诗词等,特别是儿歌、儿童诗、古诗词的书,常受到忽略,这是不应该的。特别是儿歌和儿童诗的语言和表达特点非常符合孩子们喜欢做梦、爱幻想的特点,里面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表达与孩子们是最契合的。所以,快不是问题,是优点。

那,哪些书需要精读、慢读呢?其实,在小学中段才提出需要孩子们“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到了五六年级对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梗概,描述场景、人物、情节等;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描述情境等。具体来讲,对于一些经典名著我们需要精读,细细品味,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草房子》《绿野仙踪》等等,这种“精”和“细”更多的要求孩子们对整本书的内容能概括梗概,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及作出评价,对经典场景和情节有了解,体会作者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主题等,而且这样的阅读水平的要求是不断加深,不断升阶地,在小学、初中、高中一以贯之,很多小学读过的名著,初中会更加精细地读和体会。

二是现在要带着他多做精读吗,我怕精读太多影响他看书兴趣?

如果家长对于是否可以通过做题来培养精读,那我认为做题并不能培养这种能力,做题更多的是一种检测和熟悉,检测是否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认真的阅读,熟悉题型和提问方式。阅读能力(做题能力)是通过广泛阅读、大量阅读积累起来的,当然,阅读不是“看文字”,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考与交流。前两天也和家长提到了这一点,如何避免“看完书和没看一样”,“什么也没记住”,“感觉读了书之后阅读、表达、写作等也没有提升”等这些问题,阅读时思考与交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有的孩子读完书会说他都懂了,没什么问题,这也可能说明孩子不会思考。这个时候家长的介入就非常重要,通过交流,能解决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可以“假装”问孩子问题,或者自己提个话引子(人物、情节、画面、结局等),或者表达你的兴趣请孩子当小老师给你讲一讲。所有的方法,都需要时间与实践,都需要持之以恒,哪怕刚开始做起来很困难。因为不做,等于0,开始,才有收获。

三是看图写话或者类似句型造句,他现在写的基本没有美感,都是孩子话,我要多做阅读静待花开,还是要给他针对性的灌输句型和形容词呢?

我个人建议,词语(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可以多积累,比如课内的,课外的,积累了可以多用,不一定是写话用,表达时也用。句型的练习我认为目前不需要,课内我们会逐渐教一些基本句式表达,孩子学习时多练习下就能掌握。篇章结构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也太早,可以通过多读书,特别是儿歌、儿童诗、绘本,鼓励孩子仿写、续编、创编等,学习这些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关于“孩子话”,本质来讲是很宝贵的,因为这是孩子发自内心想说的话,童言稚语还很有无穷的想象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说,喜欢说。另一方面,“孩子话”有时也说明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缺少逻辑,语句不通,常常是一件事还没说清楚就飘到了另一件事上。通过孩子的作业也能反映一二,比如对课文句段的仿写(《四个太阳》《彩虹》),比如表达(听故事讲故事;思考问题:①生活中,你从哪个人或哪件事情上获得了勇敢的品质?②为什么古代诗人写思乡诗常常会提到月亮?)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在和孩子聊天时帮孩子理顺思路,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另外写完了句子或写话,必须多读,读个三遍基本就能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更正,一这点也很重要。

读书以致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撰稿:李晓

学校概况
凤凰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走进校园,视野所及之处,环境整洁,优雅怡人。学校的校训为“求真...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316号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fenghuangtd.com/
电子邮箱Emal:jngxqsyzx@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21© 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鲁ICP备150454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