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与学科教学
“教什么”和“学什么”是教师们一直以来探讨的核心问题。“教什么”是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应该如何备课。那么,备课都应该备些什么呢?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便是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现有水平。每个班学生的现有水平参差不齐,备课内容要涵盖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所教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做到优秀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吃饱”,更要保证后进生能听懂至少大部分的内容。
其次说到备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作为新教师,更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了解现行中考的考试动态,教材内容要进行整合以及适当的扩充,但不能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后进生而言,要想让他们把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点扎实掌握,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反复但不失趣味。
第三点便是备教法。为什么同样是一门课程,有的老师的课堂学生们就愿意听,喜欢听,而有的课堂就略显逊色,比较无趣呢?其中的重点便是课堂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们多读多看多思考。不论是向资历深、经验足的教师进行讨教,还是从历年优秀教师们的公开展示作品中汲取营养,都有利于让我们迸发灵感,使得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精彩。虽然课堂形式应该多样,但是不能过于花哨,宣兵夺主。优秀的一节课应该是师生间多互动,多思考,在“做中学”“乐中学”。
我们要让学生们主动的掌握知识,熟练技能。让他们从根本上爱上这门课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比起“学会”,更重要是“会学”,要让学生自主的领悟过程、掌握方法。这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什么问题都手把手的教授给学生,什么事情都是“你要这样做”,而是应该“你想怎么做”或是“你能做什么”。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做不好,其实往往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做的更好。多给孩子们空间,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撰稿人 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