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百花齐放春满园 ——记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项目式学习汇报交流会
在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统一部署下,旨在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项目式学习正在悄然改变着老师们的教育理念,项目案例开发及推进活动已成为凤凰路校区的一项常态工作。寒假前夕,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全体教师对学校已开发项目进行交流讨论,同时结合下册教材,各备课组也提炼出相应的待开发项目案例,且利用寒假时间给予思考完善。
2019年2月17日,开学之初,山大附中凤凰路“在开发项目案例汇报交流会”在学校明德楼三楼修身讲堂举行,此次会议由教科室主任龚天雁老师主持,以教研组为单位,汇报开发团队寒假期间新开发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同时,通过教师们有组织讨论,集大家智慧为新的项目案例开发建言献策。
。
二年级语文组的李蔓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从传承齐鲁文化的鲁菜中受到颇多启发的新学习案例――《“吃”出文化的味道――鲁菜》。李蔓老师先后引用了历史学家钱穆和儒家学派孔子以及南北朝《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观点理论,论证了鲁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和生活的密不可分。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教育不仅要增强文化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更要贴近现实生活并以此来开展学习活动。最后,李蔓老师表示力求构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以家长文化为重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初中语文褚凤辉老师以《品千古诗文,忧民生疾苦》为题进行汇报,把教材中现实主义古代诗文学习进行整合,他认为,在中学生所接触的古代诗文中,现实主义题材,尤其是反应阶级压迫、黎民疾苦、战争徭役等内容的诗文占据相当比例。品读这些诗文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既接触现实文学作品,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积累、品析、鉴赏诗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关心国计民生、心怀仁爱之心的意识与情感的过程。他结合教材所提供文本——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采用师生共品经典诗文、学生推荐讲解喜欢的古典诗文等形式促进古诗文鉴赏、探究分享古代劳动人民疾苦和遭受压迫的社会根源、探讨当下“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等环节和方面,丰富和拓展学习的方式。
王兆贞校长针对项目式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阐释,对老师们新开发项目式学习案例给予相关指导,强调了“做学习型教师”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以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不断吸取新本学期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项目的有价值的地方,让项目式学习在凤凰路校区开花结果,为集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人:陈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