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泉溯源,泉从哪里来? ——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二(1)阳光少年小队参观地质博物馆
经过两次寻泉之旅,小队员不禁对泉的产生形成了疑问:泉水从哪里来的?地下怎么会有泉水呢?带着这个问题,11月3日这天,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二(1)阳光少年小队的小队员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以寻求答案。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设地球家园厅、生命演化厅、石海奇珍厅等七个常设展区和一个临时展区,还有标本保护修复室等其它功能分区,共有馆藏标本2万多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
一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巨型龙骨骼化石,这具恐龙化石高8.4米,头部至尾端总长14.8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植食性,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出土于山东诸城。
跟着讲解员叔叔,队员们来到一层的地球家园厅和生物演化厅,这里展现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始逐渐到地球的形成、人类的出现等内容。巨型内投球幕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球幕上正在演绎着地球的演化历史,据讲解员叔叔的介绍,该球幕直径2.5米,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缝内投球幕。球幕像是一个地球,可以360度观看球幕上的地球演化,其中还有火山喷发、风化运动、冰山运动等多个模拟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地球影像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也是山东省地质博物馆的"新玩意",模型整体为半球形,表层为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打开电动按钮,球面模型的其中一部分分离下降,露出不同颜色表示的地壳、地幔和地核,十分生动形象。解说员叔叔还给大家讲了许多地形地貌的知识,每到一处小队员们都被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吸引。每一个人都紧紧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竖起耳朵认真的听讲解,生怕漏下一句话。大家听的非常认真,不时感叹大自然的奥妙。
走着、看着、听着。队员们来到下一个展厅,生命演化厅是以地质年代来展示生物的进化过程。临朐山旺化石等大量古生物化石标本让小队员们大开眼界。讲解员叔叔说这个三角原古鹿就是长颈鹿的祖先呢。小队员们听到这里都张大了嘴发出一声声惊叹:“原来长颈鹿以前长这样啊!”
来到二楼的展厅,这里更有意思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还将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公园"搬"到这里,泰山的"五岳独尊"、沂水溶洞、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泰山'五岳独尊'旁边的'醉心石'之所以成桶状是因为醉心石内部的特殊构造,是罕见的奇石。在物华天宝厅,通过矿产资源分布光电互动沙盘模型、石油勘探开采模型、黄金“采—选—冶”流程微缩景观等模型,孩子们了解了山东矿产资源的概况及相关知识。大家还找到了这里的镇馆之宝——“狗头金”,它是我省现存最大的自然金标本,是天然产生的,这块自然金重812.5克,含金量逾90%,产自山东栖霞,比同重量的工业块金或工艺饰金的价值要高得多。各种宝石、玉石、观赏石以及工艺美术雕刻珍品吸引着队员们驻足观看。小队员们不时发出一声声感叹,原来我们山东大地矿产如此丰富啊!真是“家里有矿呢”!队员们沉浸在精彩纷呈的矿产资源世界。大家为祖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感到骄傲,同时也意识到要珍惜和爱护这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可是泉呢?泉水从哪里来的啊?稍安勿躁啊,转过拐角小队员们突然指着一处场景兴奋不已,这里介绍了济南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的情况,队员们迫不及待的读起了介绍,明白了“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流,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泉水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同时也能构成许多观赏景观和旅游资源,如理疗泉,饮用泉等。”趵突泉泉群正是这一地质现象最好的体现。这里还有济南泉群的分布图以及72名泉的介绍。这一下大家算是找到了泉的来源,明白了济南泉水的分布,为下一步更好的组织寻泉指明了方向。
丰富的藏品、专业的地质模型,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向队员们展现了一个大型的“地质课堂”,让小队员们更好地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变。此次参观,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地质文化的魅力,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强了队员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为以后的寻泉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撰稿:二(1)中队王熙然妈妈
摄影:二(1)中队学生家长
审稿:马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