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项目式案例开发推进
“项目式案例开发”在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的推进轨迹
——2018.7月
部分青年教师暑期参加集团组织的“美国项目式学习”夏令营;
——2018.8月
集团通知“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案例设计与开发” 活动评比;
——2018.9月
青年教师读书会(精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定期交流、总结)
——2018.10月
骨干教师参加集团组织的“美国项目式学习”夏令营学习汇报,
杨晓璇老师作为学校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教科室龚天雁依据自己的理解,为大家呈现“家乡人物——辛弃疾”的项目案例开发设计过程;
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其中的一个项目开发为例,进行汇报交流,集众人之智慧,拓宽设计视野。
——2018.11月
各教研组再次研读课标,针对其开发的项目案例进行校准;
依据前期项目案例开发交流,参照《项目学习教师指南》一书,对其项目案例开发进行补充、调整、完善。
附录:各教研组项目案例开发交流成果:
语文组呈现的项目案例为“与诗相约”。项目组成员由二年级语文组三位老师组成(袁梦、李蔓、李晓冉);其初步分工为:李晓冉——编辑项目概要;李蔓——“为你读诗”校园诗会与家庭诗会方案;袁梦——“走进诗歌”、“为你写诗”方案与素材整合。项目持续时间:二年级上学期。
开发缘由:诗歌的优势:儿童诗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和所能达到的教育功效非常契合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要求。想象,是诗的特点,但在儿童诗,想象仍有自己的特色,是充满童趣的想象,是孩子们的想象!儿童诗可以激发儿童奇特而多姿的创造性想象。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儿童诗让儿童体味生活,走进大自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他们对很多问题,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情分析: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
项目目标:(1)通过诵读、吟唱经典古诗词,能够积累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了解中国经典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2)通过诵读儿童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孩子们去发现美、寻找美、记录美,同时提高孩子们对儿童诗的鉴赏能力。(3)通过大量诵读,培养孩子们的语感、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鼓励孩子们书写自己的儿童诗。
操作方式:《与诗歌相约》项目式学习分为四个版块:“走进诗歌”、“为你读诗”、“为你写诗”、“校园飞花令”。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又是以家庭和学校为单位进行。在学校里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表现在早读的吟唱、朗读,阅读课的赏析、鉴赏和课间的“校园诗会”。在家庭里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表现在以小家庭为单位和以社区互助小组为单位的“家庭诗会”。
数学组呈现的项目案例为傅锦芝、王倩,郭英三位老师共同开发的“无处不在的可能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经过数学组老师的周密计划,认真部署,发起了名为《无处不在的可能性》的项目式学习案例。
随着社会的变迁,统计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生活离不开统计。由于生活已经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学生面前,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身边的可能性事件的分析与数据统计,有助于培养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基于此,数学组首先以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可能性这一任务为驱动,了解可能性以 及可能性的大小。然后通过游戏掷一掷,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分析数据,了解游戏中的奥秘。最后,让学生研究商场里的中奖可能性和简单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的大小。
英语组呈现的项目案例为五年级英语教师殷瑾瑾设计的 “绘本阅读”:
开设绘本阅读的初衷在于:五年级同学们,经过三四年级,两年的英语学习,习得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趋于稳定,个人主动表达意识强烈,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书写能力初见端倪。但是他们的英文自主输出能力还略显稚嫩,不敢输出,想象力欠佳,对英文知识的运用还不是太灵活。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输入量不够大,仅凭课文知识的输入,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语言输出量。考虑到五年级已经进入高年级段,必须要加大英语的阅读量,本学期五年级同学们开始了英语绘本的阅读。
绘本阅读的计划: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绘本的选择。前期,在家委会的参与下,选择了适合同学们阅读的绘本,包括外研社的大猫绘本系列,丽声绘本系列,X计划阅读系列。充分征得家长与孩子们的意见,决定从丽声妙想绘本入手。通过课堂朗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入五年级后,同学们间阅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开始实行轮流阅读制度。每周三节英语课,每位同学们能够朗读3本左右的英文绘本。
主要安排如下:每个小组的四名同学,带着一本自己阅读熟练,有感情的绘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阅读。每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故事,教给大家朗读。不论故事难易,其他小组成员都要认真朗读,必要时,可以作为小老师进行指导。
成果展示: 11月底的展示阶段,每位同学,都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一本甚至多本绘本。
艺体组呈现的项目案例为美术老师穆玉凤设计的“废物品百变大咖秀”: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关注生活,废旧物品循环创意利用,环保理念的传递。
研究背景: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生活中废旧物品可以用率及处理方法。
研究内容: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以服装创意设计为例。
《废物品百变大咖秀》项目式学习是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利用过的废旧物进行创意加工设计成服装。用《方案表》来记录自己设计的主题及制作加工的整个详细流程,做成图文格式进行汇报或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最后以舞台走秀的形式展现自己的作品。本项目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利用过的废旧物是如何进行分类和处理的,倡导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同时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本项目融合语文(记录笔记和收集废品)、数学(测量身体尺寸)、化学(染色、漂洗)、美术(装饰衣服)、音乐(雾台走秀)、义工(家长合作)等内容。
项目跟随生活走,跟随节日、季节走。项目根据每期主题不同可分为:造型类(卡通动植物、故事中人物、职业、56个少数民族);材质类(塑料、纸、布、毛线、金属、综合类);季节类(春、夏、秋、冬)等。 环节设计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例来设计服装,在色彩上,引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季节的颜色,从现实生活的环境中观察,提取季节中的色彩,利用废旧物品的色彩及材质的感觉设计适合四季中每个季节的衣服。例如,秋天观察树木,黄色、橙色、棕色、橙红色、土黄色、黄绿色等。在造型上利用季节中的果实造型,苹果、草莓、西瓜等
项目针对年级。 1、2、3年级的孩子。
综合组呈现的项目案例为是这样的地理老师赵蕊设计的“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认识我们身边的高新技术:
经过前期集团和学校对项目学习的培训,对项目学习有了初步认识,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项目学习的研究点最终确定为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认识我们身边的高新技术。
课表中要求“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学校位于高新区、距离齐鲁软件园近的优势,确定本节课通过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济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状况,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在教研组的帮助探讨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寻找身边(家、父母单位、超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地、功能介绍,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展示讲解。了解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如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结合父母单位进行调研。走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鲁软件园。明确问题:(1)齐鲁软件园有哪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呢?(2)齐鲁软件园开发区等高新产业给周边带来哪些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及采取措施)(3)与北京、上海对比分析,探究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发挥想象,设计未来高新技术产品,并展示讲解。整个项目包括六大部分,在寻找—查找—探究—解决—创新等环节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