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韵济南之寻泉记 ——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二(1)云帆社小队盛泉之旅

发布时间:2018-11-08 14:12 阅读量:1036

11月4日,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二(1)阳光中队云帆社小队的队员们,伴着片片轻云,阵阵秋风,踏上本学期第二次寻泉之旅。这次的目的地,是位于仲宫镇北道沟村的圣池泉。

圣池泉久负盛名,清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对其多有记载。而且此泉自圆通山上层层过滤,水质特佳,加上泉底之水据说与旁边两株一公一母的千年银杏树数根相连,长喝这泉水有祛病益寿之效。据《古村落里的济南》书中所记,普门寺遗址也在附近,并且寺址所在的圆通山山顶还有一个约20米高的天然洞窟,窟里高悬三尊摩崖造像,体态丰腴,雕工细腻,据说其凿造年代早于隋唐。

怀着对清泉,古树,石窟的向往,小队员们兴致勃勃的出发,一路欢声笑语。路边的山色秋景,美不胜收!洁白的芦苇,金黄的银杏,色彩绚烂的红叶。柿子,朴树,旱柳,落叶后枝条错落有致,与彩叶交相印衬,使整个山既有国画的秀逸,又不乏油画的浓烈!

 

山路蜿蜒,车子在画中穿行,孩子们的眼睛享受着这份独属于秋的视觉盛宴!不知不觉,北道沟村近在眼前。美丽的新乡村,干净整洁,村口的小楼漆成白色,墙壁上画着村景,大家都啧啧称赞画工的技艺。

 

村里的老人告诉大家,泉就在山上。队员们继续驱车前行,山道变成窄窄的一条,越往上越陡,同行有一辆大车,转陡弯时很费劲儿,考虑到安全问题,只好停止前行。孩子们都很失望,大人们温柔安慰,给他们鼓劲儿,山下还有一口神奇的古井呢。于是大家驱车下山,在村人的指引下,真的找到了古井。井沿开阔,井水清澈,水草自在的飘荡,井壁上钻出一棵小酸枣树,上面还残余着几颗红红的枣子呢。

就这样回家了吗?大家走了老远的路,却只能写篇寻泉不遇记,都心有不甘。停车的附近有个公交站牌,本站的前一站叫盛泉,他们和村人打听,说是邻村佛峪村的泉水,小队员们欢呼一声,马上出发寻盛泉!

大概10分钟左右,大家已经站在了佛峪的旷野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河哗啦啦唱着歌在南边树林中穿行。树林左边是一座小山,小河的源头,小山的山壁下,就是盛泉。

 

盛泉清冽,气势凛然,从一个大张的龙口中汹涌而出,泄在砌了台阶的池子里。村民们拾级而下,可以舒服的在池里洗菜。池上还有一个小池,一个埋在水里的龙头在吐着水,另外还有好几处泉眼。孩子们在泉水里洗手,捡拾里面的落叶。


池子上面,山崖之下,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盛泉两个大字,并有泉水的介绍,“今数十米长的崖壁下,多处涌水,汇流于临岩砌就的深水池中,泉池呈长方形,斜石砌岸,池水碧绿,池内亦泉眼遍布,藤突簇拥。水自岩缝流出,汇于池中,清冽甘美,长流不竭,为村民所用……”石碑左侧即崖壁下的深水池,有村民用桶打水,回家饮用。他们上去攀谈,村民们都喜欢喝泉水,村里的长寿者也多。

 

小队员们在泉池边一直流连到日光西斜,才依依不舍的踏上归程。长长的山道蜿蜒着,每一个人心头仿佛还翻涌着盛泉丰沛的泉水。它不是隔在石栏里供人远远观赏的名泉,也不是深山中如隐者般高远的清流,它实实在在的流淌在这个朴实无华的小山村里,祖祖辈辈滋养着村里的人们。它完全驱走了大家不遇圣池泉的遗憾。幸运的佛峪村的村民们,幸运的偶遇盛泉的队员们。

                                      撰稿:二(1)中队汤依宁妈妈

                                  摄影 :二(1)云帆社小队学生家长

                                                              

学校概况
凤凰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走进校园,视野所及之处,环境整洁,优雅怡人。学校的校训为“求真...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316号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fenghuangtd.com/
电子邮箱Emal:jngxqsyzx@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21© 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鲁ICP备15045442号-1